•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法律法规
  •  
     
     
    从严从细管好用好水资源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积极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协调推进产业节水和节水产业,全面深化水价改革。

    中国缺水吗?如果只谈直观印象,不同地区的人或许会有不同感受。客观现实是,我国是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左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

    近日多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取水管理,严格节水管理。到2025年,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6%。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水情。夏汛冬枯,汛期降水占全年60%至80%。南多北少,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匹配。南方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人口占54%、耕地占37%,水资源总量占82%;北方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占46%、耕地占63%,水资源总量仅占18%。缓解水资源短缺,节水是关键环节。

    近年来,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国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约33%和50%。我国用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18%以上的经济总量。成就举世瞩目,但总的来看用水方式还比较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还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未来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积极推动和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工业方面,根据可用水量,合理规划发展布局和规模,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水资源超载地区、严重缺水地区有序压减高耗水产业规模,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项目取水许可。农业用水在我国用水结构中占比最大,也是节水最大潜力所在。要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适水种植;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型灌区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

    产业节水和节水产业要协调推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节水技术产业化,提高节水产品供给能力。合同节水管理是培育节水市场、发展节水产业的重要抓手。要在公共机构、高耗水行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推广合同节水管理。鼓励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节水服务,通过节水效益分享等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

    既要节流,也要开源挖潜。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量不大、利用率较低。要加强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国土绿化、生态补水等领域,推动海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

    拧紧“水龙头”,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共同发力。发挥好价格的杠杆作用,全面深化水价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城镇供水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推行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及特种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稳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落实节水税收优惠政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做好节水文章,不仅要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使之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自觉追求,更要通过“硬指标”“硬措施”,以刚性约束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绿之缘环境集团
    电话: 400 007 0633
    0633-7177001
    手机: 176-8678-1001
    邮箱: sdlzyhb@126.com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能源产业园
    青岛市: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1号楼403室
    临沂市:北城新区广州路与柳青河西路交汇处北200米
    日照市:山东省日照高新七路99号
     
    走进绿之缘 集团简介    荣誉资质    集团文化    
    业务领域 绿色金融服务    工程咨询服务    环境检测服务    生态环境调查服务    环保与碳管家服务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大气管控与运维服务    环境与碳咨询服务(含争创品牌)    
    案例展示 综合咨询    环境检测    环保管家    环境工程    环境信息化    环境司法鉴定    环境在线运维    土壤污染与修复    计量校准与检定    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与治理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法律法规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绿之缘环境集团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2697号-1 绿之缘环境集团公安备案鲁公网安备371102023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