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法律法规
  •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丨人民日报点赞山东:系统治理 生态更美
     

    推门见绿,出门入园。山东省平度市借助现河公园、2020公园为核心的公园体系,全面嵌入健身、娱乐等功能,形成多园相连、布局均衡的公园体系。王学文摄


    “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这是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人引以为傲的地方。曾经的高西沟村荒芜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当地人以为“多刨一个‘坡坡’,就能多吃一个‘窝窝’(当地一种食物)”,然而却是越刨越穷。

    痛则思变。

    高西沟人决定不再垦荒,而是积极探索治坡为主、沟坡兼治的系统治理方法,创造林地、田地、草地各占三分之一的土地利用“三三制”经营模式,确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治理思路。如今,高西沟村“黄土坡”变“绿林坡”,林草覆盖率达到70%。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黄土高原的绿色变迁,离不开系统治理的科学思维,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是方式方法的重大转变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同时也为其他重大转变提供了策略路径,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河北省唐山市作为典型的北方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一度十分突出。为此,唐山市大力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控制工地扬尘、推进污染治理提档升级等措施,不断严格排放标准,加大重点行业排污监管力度。在重拳治污举措下,唐山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但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并不显著。

    面对复杂的污染情况,唐山市以系统观念为引领,将大气污染防治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2022年,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取得了四个“历史之最”(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低、排位最好、优良天数最多、重污染天数最少),打了一场振奋人心的“退后十”翻身仗、荣誉战。

    这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重大转变,也是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等“国土之殇、民生之痛”,各地以猛药祛疴、重典治乱的坚强决心和有力举措,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实践中,各地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一个系统工作,既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纵深推进污染防治,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既完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体系,又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正是深化和科学运用系统观念这一重要思想法宝,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统筹兼顾生态系统的各要素


    透过“城市阳台”,青岛灵山湾30公里海岸线上的美景可见一斑。家住灵山湾金沙滩路的张庆远说道:“以前海边都是些养殖池子,荒草丛生的,没什么看头。”

    为让“蒙尘”的海湾恢复“美貌”,青岛市在灵山湾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清理拆除养殖设施,加大沿湾污水处置力度,恢复海湾自然风貌。如今,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灵山湾已然成为青岛市民临海亲海的城市“会客厅”。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依托陆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也集中反映了陆海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成效。

    就像海洋环境一样,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如果这个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其他环节也会受到影响。生态环境治理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长期以来,跨流域保护治理一直是江河保护的难点,有时“管住了下游,管不了上游”。为保护赤水河水域生态,云贵川三省建立了赤水河流域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协同立法、协作保护,达到“1+1+1>3”的效果。

    这是解决跨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的典型案例。新时代以来,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构建了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


    山东省五莲县境内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曾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严重制约乡村发展、群众致富。面对水土保持工作这块“硬骨头”,五莲县按照“源头在治山,重点是增绿,关键要蓄水”的系统治理思路,破板岩、填新土、建水源,聚力打好治山治水攻坚战,让荒山盖上“绿被子”,绿水育出“金票子”。

    五莲县治理经验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系统观念作为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整体性理念,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统筹”和“协同推进”,是一套“组合拳”,清晰地勾画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路径和策略。

    新征程上,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们要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系统治理思路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坚持点面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坚持标本兼治,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中国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重点区域的协同治理和流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治理,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绿之缘环境集团
    电话: 400 007 0633
    0633-7177001
    手机: 176-8678-1001
    邮箱: sdlzyhb@126.com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能源产业园
    青岛市: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1号楼403室
    临沂市:北城新区广州路与柳青河西路交汇处北200米
    日照市:山东省日照高新七路99号
     
    走进绿之缘 集团简介    荣誉资质    集团文化    
    业务领域 绿色金融服务    工程咨询服务    环境检测服务    生态环境调查服务    环保与碳管家服务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大气管控与运维服务    环境与碳咨询服务(含争创品牌)    
    案例展示 综合咨询    环境检测    环保管家    环境工程    环境信息化    环境司法鉴定    环境在线运维    土壤污染与修复    计量校准与检定    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与治理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法律法规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绿之缘环境集团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2697号-1 绿之缘环境集团公安备案鲁公网安备371102023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