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法律法规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答记者问
     

    为防治环境污染,推动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进步,生态环境部发布《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298—2023)(以下简称《指南》),于近日正式实施。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南》的制订背景、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指南》制订背景是什么?

    答:我国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国。电子工业生产和排放废水含有机溶剂和重金属,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环境危害大等特点。为有效防治电子工业水污染,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电子工业高质量发展,我部出台了《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排放标准》)。为推动《排放标准》有效实施,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了配套《指南》。《指南》作为推荐性标准,旨在为电子工业废水全过程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提升行业水污染防治水平。

    问:《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指南》按照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要求,针对电子工业废水类型和特点,基于企业水污染防治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需要,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提出了可规模应用的废水污染预防及治理可行技术和环境安全管理措施。《指南》共包括八章,第一章至第三章明确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对主要术语进行了定义;第四章至第八章分别为行业生产与水污染物的产生、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与安全管理措施、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同时以附录形式明确了典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废水产污环节。

    问:企业如何按照《指南》选择适宜技术?

    答:电子工业企业和电子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可根据废水种类、污染物类型、水质特点,综合考虑选用各类技术组合,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如,对于生产电子专用材料的企业,在废水处理环节需组合《指南》推荐的污染预防、污染治理技术及环境与安全管理措施共同发挥作用。在污染预防阶段,采用逆流清洗回用技术;在分质预处理阶段,区分含重金属废水、含氨废水、酸碱废水等种类,分别采用化学沉淀技术、厌氧氨氧化技术、酸碱中和技术;在综合废水处理阶段,采用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酸碱中和+芬顿氧化/电解的技术可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规定的直接排放限值;采用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酸碱中和技术可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规定的间接排放限值。

    问:如何保障《指南》落地实施?

    答:一是加强宣传解读,指导帮扶企业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指南》提出的治理技术组合工艺及环境管理措施,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污染预防水平和治理能力。二是持续跟踪电子企业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和废水达标排放水平,根据需要优化完善《指南》,更新调整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工艺技术及管理措施。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多渠道、全方位做好指导服务,切实发挥《指南》在电子行业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绿之缘环境集团
    电话: 400 007 0633
    0633-7177001
    手机: 176-8678-1001
    邮箱: sdlzyhb@126.com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能源产业园
    青岛市: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1号楼403室
    临沂市:北城新区广州路与柳青河西路交汇处北200米
    日照市:山东省日照高新七路99号
     
    走进绿之缘 集团简介    荣誉资质    集团文化    
    业务领域 环境规划与咨询    环境调查与评估    环境修复与治理    环境监测与危废鉴定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环境监管平台开发    环境监测标准化实验室建设    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能力建设    低碳规划设计咨询    碳汇开发与碳交易    绿色金融    
    案例展示 综合咨询    环境检测    环保管家    环境工程    环境信息化    环境司法鉴定    环境在线运维    土壤污染与修复    计量校准与检定    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与治理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法律法规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绿之缘环境集团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2697号-1 绿之缘环境集团公安备案鲁公网安备371102023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