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法律法规
  •  
     
     
    《人民日报》聚焦山东济南: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软实力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3年·经济学)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将于11月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本届论坛以“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济南,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关键节点。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城外山水环绕,城内名泉遍布,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齐鲁文化、龙山文化、二安文化、泉水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城市文脉绵长。

    精准谋划、协同发力

    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软实力提升

    济南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立足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资源禀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咬定目标,埋头苦干,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软实力提升。

    聚焦183公里黄河济南段,济南市编制《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规划》。全面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提出以黄河安澜为首位,坚持“四水四定”,坚持“保护”和“修复”,坚持左右岸统筹、突出重点、适当留白的发展原则,从黄河安澜、生态保护与修复、文化旅游、道路交通、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五个方面统筹黄河生态风貌带的保护与发展。

    济南市编制实施《济南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开展“黄河文化名城打造行动”,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黄河故事4个方面,统筹谋划全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加快形成“一廊一轴一核五组团”空间布局。实施《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特色文化传承工作,开展文物拯救保护行动,抓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加强历史遗迹保护修复,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全面对接、良性互动

    合力描绘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济南画卷”

    济南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充分融合。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济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生动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济南篇章。

    坚持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出台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按照“一廊一轴一核五组团”空间布局思路,加快构建沿黄文化旅游廊道、黄河文化旅游核心区,打造黄河传奇古村、湿地绿洲、农耕田园、动感体验、温泉康养五个组团,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讲好济南黄河文化故事,把济南建设成为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区。 

    绿色发展、文旅融合

    不断重塑城市产业格局和文化品牌,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入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集聚高端高质高新产业,持续实施两轮“四减四增”行动,不断调整优化结构,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城。获批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

    依托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的强大辐射力,济南持续推进文化“两创”,深耕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赋能,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融合,在发展新业态的过程中,加快打造文旅商消费新领域。今年以来,超然楼成为热门打卡地,前来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全力创建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成效和区域人才竞争力。实施“头雁工程”“火炬工程”“摇篮工程”三项人才引育工程,发布人才政策“双30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条”等政策措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育齐头并进。

    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同时,针对市民关注的环境问题,济南深化垃圾分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立足济南特色、突出泉城气质

    深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的结合点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中,济南市始终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聚焦产业、能源等领域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走出一条具有泉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济南充分发挥文化系统资源优势,与北京大学共建城市软实力研究院,聚力打造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关键引擎,为探索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济南方案”。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基础上,探索创建出集内容生产、典型发布、文艺展播、城市营销、国际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室两厅一中心”,在更大范围内讲好济南故事、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软实力。

    未来,济南将深入把握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的结合点,在泉城的生态廊道中再筑新景观、续写新篇章。

     
     
     
       
    绿之缘环境集团
    电话: 400 007 0633
    0633-7177001
    手机: 176-8678-1001
    邮箱: sdlzyhb@126.com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能源产业园
    青岛市: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1号楼403室
    临沂市:北城新区广州路与柳青河西路交汇处北200米
    日照市:山东省日照高新七路99号
     
    走进绿之缘 集团简介    荣誉资质    集团文化    
    业务领域 环境规划与咨询    环境调查与评估    环境修复与治理    环境监测与危废鉴定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环境监管平台开发    环境监测标准化实验室建设    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能力建设    低碳规划设计咨询    碳汇开发与碳交易    绿色金融    
    案例展示 综合咨询    环境检测    环保管家    环境工程    环境信息化    环境司法鉴定    环境在线运维    土壤污染与修复    计量校准与检定    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与治理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法律法规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绿之缘环境集团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2697号-1 绿之缘环境集团公安备案鲁公网安备371102023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