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法律法规
  •  
     
     
    《中国双碳法治发展报告(2023-2024)》及《气候法学》发布
     

    10月19日,第三届中国双碳法治论坛在武汉成功举行,国内首部气候法学教材《气候法学》在该论坛正式发布。该书由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组织编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主编。论坛同时发布了《中国双碳法治发展报告(2023-2024)》。


    据介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将气候法学列为需要加快发展的新兴学科之一。在此背景下,《气候法学》应运而生,其全面体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立场,致力于构建中国气候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为读者系统呈现气候法学的知识谱系。


    《气候法学》的体例分为十个部分,包括绪论、气候法概述、气候法的发展脉络等。在内容编排上,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国际到国内的逻辑,由浅入深,便于不同层次读者理解掌握。同时,该书注重知识系统性与完整性,不仅阐述现有法律规则,还结合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探讨学科发展动态与趋势。


    第三届中国双碳法治论坛与会专家表示,《气候法学》教材的出版是落实“双碳”国家战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标志性成果,指出气候法治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制度基石,这部教材的推出恰逢其时,既填补了国内气候法学教材的空白,也为理论研究、课程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国双碳法治发展报告(2023-2024)》坚持贯彻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的重大价值意蕴,植根中国本土,讲好中国故事。《报告》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总报告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国双碳法治发展的年度状况,专题报告则涉及全球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模式、司法视域下涉碳案件管理等多个方面。


    据悉,《中国双碳法治发展报告(2023-2024)》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中国碳排放权登记中心(武汉)三方共同编撰。


    《气候法学》和《中国双碳法治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标志着中国双碳法治理论体系建设与实践总结取得重要成果,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法治保障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学术交流与实践合作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与制度经验。

     
     
     
       
    绿之缘环境集团
    电话: 400 007 0633
    0633-7177001
    手机: 176-8678-1001
    邮箱: sdlzyhb@126.com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能源产业园
    青岛市: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1号楼403室
    临沂市:北城新区广州路与柳青河西路交汇处北200米
    日照市:山东省日照高新七路99号
     
    走进绿之缘 集团简介    荣誉资质    集团文化    
    业务领域 绿色金融服务    工程咨询服务    环境检测服务    生态环境调查服务    环保与碳管家服务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大气管控与运维服务    环境与碳咨询服务(含争创品牌)    
    案例展示 综合咨询    环境检测    环保管家    环境工程    环境信息化    环境司法鉴定    环境在线运维    土壤污染与修复    计量校准与检定    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与治理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法律法规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绿之缘环境集团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2697号-1 绿之缘环境集团公安备案鲁公网安备371102023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