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法律法规
  •  
     
     
    中国土壤十大问题,了解一下
     

        据国家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仅重金属镉的超标率就达7%。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耕地土壤病有以下10种:



    1、耕作层变浅


         在长期不深耕深松和机械耕作碾压、践踏条件下,耕地土壤耕作层由过去的20~30公分变为15公分左右,加之降雨、灌水沉实,“犁底层”位置上移并加厚,成为坚硬深厚的阻隔层,阻碍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运行,阻碍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减少,抗旱性能下降,土壤养分有效性和作物营养状况恶化。


    2、土壤有机质减少


          一是长期不施或少施农家肥,缺少秸秆还田,不种植绿肥,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二是超量施用化学氮肥,以及超出土壤负荷的高产,频繁的表土耕翻,则加剧了土壤碳的耗竭,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减少会引发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恶化,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土传病害加剧,土壤净化能力减退等。


    3、土壤板结


          由于耕地土壤有机质缺乏,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灌溉,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破坏了土壤团粒结,致使土壤板结。土壤板结直接导致土壤-植物系统缺氧、缺水、缺肥,影响到土壤植-物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交换,甚至某些生理活动和生命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或者终止,或者向有害方向转化。



    4、土壤酸化


          由于长期过量使用生理酸性肥料和化学氮肥,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不断增加并积累,土壤中的钙镁等碱性物质被作物吸收利用或淋洗而减少,缺乏必要的补充调节,使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土壤酸化会加速土壤贫瘠化,土壤有害重金属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别是寄生真菌增加,土传病害严重发生。


    5、土壤次生盐碱化


          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尤其是硝酸盐积累更甚。这些盐分随土壤水分上行聚集到地表,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土壤结构破坏,理化生物性质恶化,轻则影响种子发芽出苗,阻碍养分吸收,作物生长不良,重则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营养障碍、盐害、死亡。甚至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6、土壤营养失调


          生产中不按作物所需营养元素比例施肥,不搞测土配方施肥,盲目过量施用氮磷钾,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造成土壤中氮、磷的富集,土壤中钾、硅及钙、镁、硼、锌、铁、钼等中微量元素耗竭,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调,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间营养比例失调,硅等有益元素缺失,并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拮抗,有肥而无用。



    7、土壤污染


         由于农业系统外的“三废”污染,农业系统内过量化肥、农药、农膜残留污染,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污染,以及有害病原物污染,时常会进入耕地土壤。当这些污染物残留累积超出土壤自净化能力后就会“溢出”,直接造成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致病生物污染。


         耕地土壤被污染后,就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使土壤有益生物大量死亡,土壤生物种群减少,土壤理化生物性质恶化,土壤活性下降,土壤功能变差,严重污染者会使土壤丧失生产能力,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8、土壤侵蚀


          耕地土壤侵蚀主要表现有水蚀、风蚀和耕蚀。主要是坡地土壤垦殖过度,尤其是坡度大于15度以上的坡地,频繁地表土耕作扰动,使水土流失。其次是垦后缺乏如坡改梯、水平沟耕作、植物篱等保护性耕作措施,而是随意挖地耕翻,既造成耕蚀,又加剧了风蚀、水蚀。长期水土流失, 导致土壤沙化, 土层变薄,养分流失,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贫瘠化,耕地面积减少。


    9、土壤-植物系统病


          由于连续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同一种或同科作物,因作物根系分泌物和残留物及某些病原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积累,使这块耕地土壤成为有病土壤。加之该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因连续被吸收而缺乏,不需要的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累积,致使土壤营养失衡。再是土壤微生物生态群落被破坏,土壤对“有害微生物”的净化能力或抑制作用下降,有害微生物增多,有益微生物减少,生物性质恶化。


          “土壤-植物系统病”的根源在土壤,表现在作物,当有病的土壤遇到免疫力差的植物,即会以植物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生产上常叫做重茬病、连作障碍、再植障碍。



    10、设施农业土壤综合症


          在全年或季节封闭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加之高度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强度利用、高频度人为干扰,过量施肥,过量用药,过量灌水,过度耕作与践踏等强烈的干扰和巨大压力下,设施土壤健康急剧恶化。一般种植2-3年,就出现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营养失衡,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有害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和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土壤病。


          针对以上情况,改土培肥势在必行!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都有一定的改土培肥作用。其中,生物有机肥不仅具有有机肥的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保水保肥,促进根系生长;还具有微生物菌剂的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刺激作物生长点、高抗逆、抗重茬的功效,因此,笔者认为,生物有机肥的必将是中国土壤问题解决的主流方向。


     
     
     
       
    绿之缘环境集团
    电话: 400 007 0633
    0633-7177001
    手机: 176-8678-1001
    邮箱: sdlzyhb@126.com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能源产业园
    青岛市: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1号楼403室
    临沂市:北城新区广州路与柳青河西路交汇处北200米
    日照市:山东省日照高新七路99号
     
    走进绿之缘 集团简介    荣誉资质    集团文化    
    业务领域 环境规划与咨询    环境调查与评估    环境修复与治理    环境监测与危废鉴定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环境监管平台开发    环境监测标准化实验室建设    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能力建设    低碳规划设计咨询    碳汇开发与碳交易    绿色金融    
    案例展示 综合咨询    环境检测    环保管家    环境工程    环境信息化    环境司法鉴定    环境在线运维    土壤污染与修复    计量校准与检定    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与治理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法律法规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绿之缘环境集团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2697号-1 绿之缘环境集团公安备案鲁公网安备371102023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