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法律法规
  •  
     
     
    危废“危”矣?未来危废处置市场爆发点在哪?产能过剩如何解?
     

    近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辽宁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引导性建议,建议指出,总体上看,辽宁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已过剩,同时省内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催化剂再生、废蚀刻液、化工废盐等少数类别缺乏经济可行的利用途径,危险废物利用产业链精深加工不够,低水平和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

    从全国范围看,辽宁省危废利用处置能力过剩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省份出现这种情况。

    多省份危废处置能力过剩,极个别危废种类存在产能缺口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辽宁、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江西、吉林、广西等多个省份发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此外,产废大省山东、浙江两省,多地发布市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例如山东日照市、临沂市、烟台市、聊城市、东营市等,浙江温州市、丽水市、杭州市、湖州市等。

    从省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来看,危废处置能力总体情况均用“危险废物利用产业链精深加工不够,低水平和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来总结,各省给出的引导性意见中,鼓励投资项目有所不同而谨慎投资项目出现“雷同”。

    其中,鼓励投资项目中,“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利用处置项目”出现次数较多,辽宁省鼓励废催化剂再生、废蚀刻液、废电路板、化工废盐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江西省含砷废物、钨渣、易燃性磷渣和表面处理含铬污泥等处置能力存在缺口;安徽省鼓励建设煤焦油、废酸、废盐等利用处置项目,此外,各省均提到“鼓励提升产业链深加工水平”。

    在谨慎投资项目中,危险废物焚烧/填埋项目、废矿物油处置利用项目等同质化现象严重。

    以辽宁省为例,目前全省持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超过400万吨/年,而2021年全省产废单位实际委外利用处置量为119.1万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总体产能已过剩、设施负荷率较低,危险废物实际利用量约占核发利用能力的19.8%,实际处置量约占核发处置能力的38.0%。“十三五”期间,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增速较快、能力过剩,废矿物油、废酸等利用设施富余能力较大。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催化剂再生、废蚀刻液、化工废盐等类别废物利用能力尚未有效形成。

    根据《辽宁省“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预测,“十四五”期间,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增加至24900吨/日,到2025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量将达到3.39万吨,按照产灰比4%估算,预计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年产生量将增加至49万吨左右,综合利用处置缺口巨大。

    在浙江省杭州、温州、丽水、湖州等地级市发布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中,总体上,呈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过剩,产业链精深加工不够,低水平和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等几大特点。

    产能过剩,导致危废处置企业净利持续走低

    从上述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危废处置能力过剩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状也在危废处置企业的业绩报表上有所体现。

    8月26日,东江环保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20.06亿元,同比下降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1亿元。

    近三年来,东江环保净利持续下降,2023年上半年,危废处置行业仍未出现改善趋势。受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白热化”竞争影响,资源化原料收运成本持续提高、无害化危废量价齐跌,东江环保利润被极限挤压,亏损状况仍在持续。

    东江环保作为老牌危废处置企业,受市场产能过剩影响非常明显,年报显示,由于行业整体产能过剩,无害化处置价格、包年客户客单价整体下滑,加上资源化业务含铜、含锡废物废液等收运折率持续提升,导致公司主营危废业务毛利持续走低。

    光大绿色环保的固危废处置板块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无害化处置量与资源化利用量都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危废处置企业如何在低水平和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是关键问题。

    政策规范行业发展,企业补齐市场缺口

    产业该如何发展?企业该如何发展?是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头道难题。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发布《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建设国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中心、6个区域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中心和20个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加快补齐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短板,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利用处置能力,兼顾提升新污染物、新兴固体废物等环境治理能力。

    区域处置中心建设,可优先依托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改扩建和提质改造。项目建设以企业投资为主,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支持。

    除加强组织管理外,国家还保障资金投入,国家和地方加大对国家技术中心和区域技术中心建设支持力度,区域处置中心建设以企业投资为主。鼓励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积极参与区域处置中心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

    除国家政策支持、引导行业发展外,针对当前行业不同种类危废处置缺口,企业也在有针对性的布局。受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高速发展影响,飞灰产生量逐年增加,且目前市场中资源化处置能力缺口明显,针对这一市场缺口,光大绿色环保表示,未来将依托光大环境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业务优势,打通行业下游飞灰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寻求差异化发展。

    东江环保也在上半年年报中表示,采取差异化战略扩大市场布局,多元化、多渠道抢占市场,不断挖掘潜在的市场资源,以“保生存,抢市场”为主基调,“多元化”开拓市场,确保全年危废收运量保持稳定。

    近年来,我国危废处置行业监管逐步完善,在今年5月,三部门联合发布的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中,曝光多起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环境污染典型案例。一方面是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军”吃不饱,另一方面大量危险废物流入非法处置市场。

    目前,危废处置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面对高额利润铤而走险的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典型案例也是层出不穷,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监管,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实力、运营管理能力等综合实力以应对当前面临的行业难题。

     
     
     
       
    绿之缘环境集团
    电话: 400 007 0633
    0633-7177001
    手机: 176-8678-1001
    邮箱: sdlzyhb@126.com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能源产业园
    青岛市: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1号楼403室
    临沂市:北城新区广州路与柳青河西路交汇处北200米
    日照市:山东省日照高新七路99号
     
    走进绿之缘 集团简介    荣誉资质    集团文化    
    业务领域 环境规划与咨询    环境调查与评估    环境修复与治理    环境监测与危废鉴定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环境监管平台开发    环境监测标准化实验室建设    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能力建设    低碳规划设计咨询    碳汇开发与碳交易    绿色金融    
    案例展示 综合咨询    环境检测    环保管家    环境工程    环境信息化    环境司法鉴定    环境在线运维    土壤污染与修复    计量校准与检定    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与治理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法律法规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绿之缘环境集团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2697号-1 绿之缘环境集团公安备案鲁公网安备37110202371175